關于恐龍這5件事,不要再相信了,是錯的!發表時間:2020-03-09 17:25 恐龍,地球原來的霸主,現在我們大多數接受的恐龍滅絕的觀點是:6500萬年前的巨大隕石撞擊地球所產生的沖擊以及后來對于地球環境的影響造成了那次物種大災難?,F在我們對于恐龍的認知無非是科學家根據發掘的化石而富有想象力的復原罷了,當然那可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但是對于我們一般人來說,事實上,我們對于恐龍的一些認知有些是錯誤的。 一:恐龍是綠色或棕色的 我們可能認為恐龍大都是綠色或者棕色的,并且色彩單一,其實并不都是那樣的。還有其他的恐龍的顏色,比如:紅色、黑色、白色等其他顏色,并且有的是色彩斑斕的,有的有條紋,簡直就像是一幅藝術品。你可能會疑問,這些恐龍的顏色到底是怎么確定的?其實科學家有一套自己的流程,以后會講到這個。 二:恐龍同時出現 我們都知道霸王龍和劍龍吧,一個是體型巨大的食肉動物,一個是巨大且背上長滿刺的植食類動物,你是否會想過它們會在某一時刻干上一架?不,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兩不是一個時代的,就如同你想讓北極熊去捕獵企鵝一樣。 中生代是指從2.5億年前到6600萬年前,通常被稱為恐龍時代,前后橫跨1.8億年。中生代可以分為三疊紀:2.5億年前到2億年前;侏羅紀:2億年前到1.45億年前;白堊紀:1.45億年前到6600萬年前。每個時代都有其代表的恐龍,三疊紀的腔骨龍;侏羅紀巨大蜥腳類和獸腳類;白堊紀暴龍與三角龍對峙。 想想在過去的6600萬年里,生物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遠古哺乳動物繁衍生息,最終滅絕,這是遠在世界現代動物群出現之前發生的。尖牙、圓頭的食草動物,如烏氏金槍魚、狐猴般的靈長類動物、剃刀嘴的食肉動物(稱為牙形刺)和許多其他奇怪的形式動物大量繁殖并消失。即使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如馬、犀牛和大象,也在進化,現在只剩下曾經存在的遺跡。 三:恐龍沒有鱗 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有的恐龍有鱗,有的有羽毛,這在“鳥”和“恐龍”之間有明確的區別之前很久就已經是事實了。二十多年前古生物學就知道像暴龍迅猛龍之類的獸腳類肉食恐龍是現代鳥類的祖先,在早些時候它們身上也確實是有羽毛的,但是像三角龍,劍龍以及甲龍之類的鳥臀目恐龍和長脖子巨型蜥腳類恐龍則布滿了鱗片。古生物學家對于恐龍皮膚數據庫的研究得出結論:絕大多數恐龍都是有鱗片或者片甲的,而在蜥腳類恐龍身上,鱗片則是最常見的了。有的甚至認為所有的恐龍都有某種可以讓皮膚長絲,絨毛或者羽毛的基因。 |